激光切割加工的选择和切割速度的调整

激光切割加工中切割管径的选择与切割速度的调整策略
一、切割管径的选择原则
设备兼容性优先
激光切割管材时,需根据设备设计参数选择管径。例如,圆管外径通常在19mm-219mm之间,方管尺寸为19×19mm*220×220mm。超出此范围可能导致夹持不稳或切割头无法聚焦,需优先确认设备规格。
管径与切割质量关联
切缝宽度变化:管径越小,热聚集效应越明显,切缝宽度可能增加0.1-0.2mm(如管径从100mm减*30mm时)。需通过调整焦点位置补偿,例如薄壁管采用负离焦(-3mm)减少热影响。
散热差异:小管径(如<30mm)散热快,热影响区较小;大管径(如>100mm)需降低功率或提高辅助气体压力(如氧气压力增*15Pa),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材料变形。
材料特性适配
金属管材:碳钢需较高功率(如3000W以上)和低速(6-10m/min),不锈钢可适当提高速度(10-15m/min)并配合氮气辅助。
非金属管材:有机玻璃需低速(3-5m/min)防止烧蚀,木材可高速(15-20m/min)但需控制烟尘。
二、切割速度的调整策略
速度与质量的动态平衡
合理速度范围:切割速度过快会导致割不穿或挂渣,过慢则切缝变宽、表面粗糙。例如,2mm不锈钢薄管速度为8-15m/min,8mm碳钢厚管速度为4m/min。
材料厚度适配:薄管(如2mm)可采用较高速度(12m/min),厚管(如8mm)需降低速度(4m/min)以确保割穿,同时配合辅助气体压力调整(如氧气压力从12Pa增*15Pa)。
激光功率与速度协同优化
功率匹配:薄管切割时,功率过高会导致烧蚀,需降低*3000W以下;厚管切割时,功率不足会割不穿,需提升*5000W以上。
脉冲频率与脉宽:高脉冲频率(如1000Hz)有助于快速去除熔化材料,提高切割效率;短脉宽(如<100ns)可减少热影响区,避免玻璃等材料因过热产生裂纹。
辅助气体压力调节
气体类型选择:氧气适用于碳钢切割,可助燃提高效率;氮气适用于不锈钢切割,可防止氧化。
气压动态调整:高速切割薄管时,提高气体压力(如15-20Pa)可快速吹除熔渣;低速切割厚管时,降低气体压力(如10-12Pa)可减少熔渣飞溅。
管径对速度的影响
小管径切割:管径越小,热聚集效应越明显,需适当降低速度(如减慢10-20%)以防止过热。例如,切割30mm圆管时速度为10m/min,切割19mm圆管时需降*8m/min。
大管径切割:管径越大,散热越慢,可适当提高速度(如加快5-10%)以提高效率。例如,切割200mm圆管时速度为6m/min,切割150mm圆管时可提升*6.5m/min。
三、实际应用案例
不锈钢薄管切割
参数设置:功率3000W,速度12m/min,焦点位置-3mm,氮气压力12Pa。
效果:切缝宽度0.2mm,表面粗糙度Ra<3.2μm,无挂渣。
碳钢厚管切割
参数设置:功率5000W,速度4m/min,焦点位置0mm,氧气压力15Pa。
效果:切缝宽度0.5mm,表面粗糙度Ra<6.3μm,割穿完全。
有机玻璃管切割
参数设置:功率2000W,速度5m/min,焦点位置0mm,空气压力8Pa。
效果:切缝宽度0.3mm,表面光滑,无烧蚀痕迹。